+1按鈕

2011年12月20日 星期二

孔子家語.屈節解

勇者不避難,
仁者不窮約,
智者不失時,
義者不絕世。





語譯:勇敢的人不會逃避危險,仁愛的人不會使人困窘,有智慧的人不會錯失時機,有道義的人不會讓人家的世系斷絕。

孔子家語.困誓

不觀高崖,何以知顛墜之患;
不臨深泉,何以知沒溺之患;
不觀巨海,何以知風波之患。
失之者其在此乎?
士慎此三者,
則無累於身矣。




語譯:沒有從極高的山崖往下看,怎麼知道跌落懸崖的危險;不親自進入萬丈深淵,如何知道被淹沒的危險;不親自看看浩瀚的海洋,怎麼能知道風暴與波浪的危險。人會犯錯,大概是因為沒經歷過這些危險吧?只要謹慎小心面對這些危險,就不會讓自己受到傷害了。

孔子家語.子路初見

攻其所不能,
補其所不備。
毋以其所不能疑人,
毋以其所能驕人。
終日言,無遺己憂;
終日行,不遺己患。
唯智者有之。




語譯:致力學習自己不擅長的,補足自己所不足、缺乏之處。不因為自己不擅長某事,就猜疑他人這方面的能力;也不因為自己擅長某方面的事,就在別人面前表現得驕傲自恃。在一日之中所說的話,不要有給自己留下憂慮之處;一日之中所作的行為,不要有給自己留下禍患之處,這些事就屬有智慧的人能做到。

2011年12月15日 星期四

孔子家語‧顏回

言人之惡,非所以美己;
語人之枉,非所以正己。




語譯:
說他人的缺點,沒有辦法使自己更完美;說他人的過錯,也沒辦法使自己行為更端正。

孔子家語.顏回

愛近仁,
度近智,
為己不重,
為人不輕,
君子也夫!





語譯:
泛愛眾就接近仁,勤思量就接近智,為自己打算的心思不要太重,為他人著想的心思不要太輕,這樣就算是君子了!

孔子家語‧三恕

君子有三思,不可不察也。
少而不學,長無能也;
老而不教,死莫之思也;
有而不施,窮莫之救也。
故君子少思其長則務學,
老思其死則務教,
有思其窮則務施。



語譯:
有三個問題君子要經常思考,不可不明察。年輕時不勉力於學習,年紀大了就顯得沒有專長;年老時不致力於教導,死後就沒有人會懷念他;富有的時候不肯施捨,窮困時就沒有人願意援救。所以君子在年少時若思慮到年長時的境況,就會努力於學習;年老時若思慮到身後之事,就會全力於教導;富有的時候若思慮到窮困的光景,就會盡力於布施。

孔子家語.致思

吾聞可以與人終日不倦者,其唯學焉!
其容體不足觀也,
其勇力不足憚也,
其先祖不足稱也,
其族姓不足道也,
終而有大名以顯聞四方,
流聲後裔者,豈非學之效也?





語譯:我聽說可以讓人整天從事都不感到厭倦的,就只有學習這件事。一個人的容貌形體不值得觀看,勇力不值得害怕,祖先不值得稱頌,家族的姓氏也不值得誇口,他最終能夠享有大名,讓四方的人都知道,聲譽流傳到後世,難道不是學問的作用?

2011年12月1日 星期四

孔子家語.五儀解

所謂君子者,
言必忠信而心不怨;
仁義在身而色無伐;
思慮通明而辭不專;
篤行信道,自強不息,
油然落將可越,
而終不可及者,
此則君子也。





語譯:
所謂的君子,講話的時候必然忠誠,但卻不會在心裡埋怨;行為舉止符合仁義道德,但卻不會有自我矜誇的臉色;通曉事理般深思熟慮,但遣詞用字時卻不會讓人感到專恣蠻橫;堅持力行忠誠並且信奉仁義道德,自我勉勵而不止息,雖然感覺其進展舒緩,好像可以馬上超越,但始終卻趕不上。這就是所謂的君子。

孔子家語.五儀解

智既知之,言既道之,行既由之,
則若性命之形骸之不可易也。
富貴不足以益,
貧賤不足以損。
此則士人也。




語譯:
已經瞭解的道理,已經說過的話,已經做過的事情,就會像附著在身軀的性命是不會輕易的被改變。因此即使讓他變得富貴也不會覺得對自己有何增益;反之,就算變得貧賤也不會認為對自己有何損失。這就是所謂的士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