孫子曰:凡處軍相敵,絕山依谷,視生處高。
戰隆無登,此處山之軍也。
絕水必遠水,客絕水而來,勿迎之於水內,
令半濟而擊之,利;
欲戰者,無附於水而迎客,視生處高,
無迎水流,此處水上之軍也。
絕斥澤,惟亟去無留,若交軍於斥澤之中,
必依水草,而背眾樹,此處斥澤之軍也。
平陸處易,而右背高,前死後生,此處平陸之軍也。
凡此四軍之利,黃帝之所以勝四帝也。
凡軍喜高而惡下,貴陽而賤陰,養生而處實,
軍無百疾,是謂必勝。
丘陵隄防,必處其陽,而右背之,此兵之利,地之助也。
上雨,水沫至,欲涉者,待其定也。
凡地有絕澗、天井、天牢、天羅、天陷、天隙,
必亟去之,勿近也。
吾遠之,敵近之;吾迎之,敵背之。
軍旁有險阻蔣潢、井生葭葦、山林蘙薈、必謹覆索之,
此伏奸之所處也。
敵近而靜者,恃其險也。遠而挑戰者,欲人之進也。
其所居易者,利也。眾樹動者,來也;
眾草多障者,疑也。鳥起者,伏也;
獸駭者,覆也。塵高而銳者,車來也;
卑而廣者,徒來也;散而條達者,樵採也;
少而往來者,營軍也;辭卑而益備者,進也;
辭強而進驅者,退也;無約而請和者,謀也;
輕車先出居其側者,陣也;奔走而陳兵者,期也;
半進半退者,誘也;倚仗而立者,饑也;
汲而先飲者,渴也;見利而不進者,勞也;
鳥集者,虛也;夜呼者,恐也;軍擾者,將不重也;
旌旗動者,亂也;吏怒者,倦也;
殺馬食肉者,軍無糧也;懸瓶不返其舍者,窮寇也;
諄諄翕翕,徐言入人者,失眾也;屢賞者,窘也;
數罰者,困也;先暴而後畏其眾者,不精之至也;
來委謝者,欲休息也;兵怒而相迎,
久而不合,又不解去,必謹察之。
兵非益多也,惟無武進,足以併力料敵,取人而巳。
夫惟無慮而易敵者,必擒於人。
卒未親附而罰之,則不服,不服則難用也;
卒巳親附而罰不行,則不可用也。
故令之以文,齊之以武,是謂必取。
令素行教其民,則民服;
令不素行以教其民,則民不服。
令素行者,與眾相得也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